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严格区分失信、失能被执行人强化信用修复典型案例
 2024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立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指导全国法院扎实开展“失信”与“失能”分类管理相关工作,在严厉打击严重失信行为的同时,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失能”人员纾困解绑,帮助“诚实而不幸”的被执行人走出债务困局,回归正常生活。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4年度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
为全面展示2024年人民法院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工作成效,总结环境资源审判经验,加强以案释法、以案促治,做实“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最高人民法院从全国法院2024年审结的环境资源审判案件中,遴选出5件集中反映环境资源审判新发展新举措的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案例,作为2024年度典型案例,与《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24)》年度报告同时发布。
入库参考案例:程某诉江苏省某小学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案
程某诉江苏省某小学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案——教育机构教育、管理职责及侵权责任的认定
依法妥善审理继承纠纷案件 弘扬互尊互助和谐家风 最高法发布继承纠纷典型案例(第一批)
继承制度是有关财富传承和弱者帮扶的重要制度,处理好继承纠纷,直接关系到家庭幸福和社会安宁。为切实发挥司法裁判规范、评价、教育、引领功能,最高人民法院从全国各地法院报送的案例中精心挑选,选取两批共计八个案例,将先后予以发布。12月3日发布的第一批四个案例,主要涉及遗产管理人等民法典新增制度的适用、裁判标准的统一以及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等做法。
最高法与全国妇联联合发布反家庭暴力犯罪典型案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和睦稳定的家庭关系不仅有利于个人幸福满足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更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础。家庭暴力是社会的毒瘤,不仅给受害者身心带来巨大伤害,给未成年子女成长带来负面影响,有的升级演化为刑事案件,严重危害社会和谐稳定,影响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服务和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典型案例
为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好新质生产力的实质内涵,展示人民法院服务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取得的成效,进一步推动完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8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五件人民法院服务和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典型案例。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 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 政法网APP下载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 京ICP备05004635号-18 | 联系邮箱:fdzfw@cupl.edu.cn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科技园